首页 教育资讯

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教育”

  • 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
  • 2022-09-22 15:45
  • 阅读 700
分享到:

       ——在庆祝第38个教师节荣获“十佳教育工者”感言 李丽辉

 

今天,我以“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教育”为题,谈一下我对校长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对我教育生源影响最深的教育家中,陶行知先生是其中一位。1926年 2 月5日,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第 1 卷第 10 期发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两句话“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教育”被我刻在办公室外墙上,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的小些,关系到千百人学业前途;说的大些,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人用整个的心去担负吗?”校长责任重大,虽然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15年,但丝毫不敢有懈怠。

何为“整个的心?”我的理解是:第一,“整个的心”即全心。全心全意研究教育、全心全力办学校,如果校长把心分散几处,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就是“非整个的心”。在学校核心价值观中,我们把“一心办学(教学),心无旁骛”列为核心价值观首条;第二,“整个的心”即尽心。《孟子·尽心上》谈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由此,我们提出好老师就是看他以何种方式对待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家庭贫困的、缺乏家庭教育的、顽劣的孩子,让孩子看到人性的光辉。何为好学校?我们把“禀受才智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作为校训,我们认为,如果千姿百态的儿童走入学校,经过六年小学或三年初中的学习,整齐划一的毕业的话,这是一所学校的悲哀。所以,我们把实现“大家不同,大家更好”作为办学追求,把办一所适合每一位师生成长的学校作为办学目标。第三,“整个的心”即精心。特别用心地为孩子们设计校园生活,让身处边境口岸城市的孩子享受到和发达地区孩子一样的教育!我们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仪式感满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休业礼,科技节、阅读节、体育节、戏剧节,初中三年,造一艘船、写一部书、配一部电影、时常搞些研究……,特别用心地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成就精彩的人生!这就是“整个的心”教育真谛。

担任校长这15年,我从未停止过对“什么是好教育”的探索与反思。2007年,刚做校长的时候,我认为好的教育就是“让一个学生都不流失,让校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那时候,我们主动进行课堂变革,从最后一名抓起,一个都不能少;那时候,我们顶着安全的风险,带领学生们到野外春游,开展走过百米红地毯的开学典礼,进行持续到零晨12点的毕业典礼。2012年,我认为好的教育是“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那时候,我们思考班集体授课制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率先在全省初中开设选修课,“差异-适应性”教学绽放异彩。2015年,我认为好的教育是“要回应国家需求,培养出为国家和民族复兴堪当重任的人才的教育”。那时候,我们把大学教授请到学校为孩子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培训;那时候,研究性学习、项目制学习走入学生生活。2020年,我认为好的教育是“为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提供支持型生态的教育”。这一年起,我们进行学校组织方式变革,建设支持型学校文化;这一年起,我们提出减负提质,减少毕业年级的加课量、减少学生在校时间,开始减负提质的探索。2022年秋季,我们聚焦“完整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对学生进行学分制管理,开展教师对学生述评制度,音乐课、心理课走入久违的九年级课堂;学校教育不断彰显出本身独有的价值。

随着教育经历增长,愈发对教育充满敬畏,也愈发认识到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身领导力的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考试评价改革、课程改革、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实现“五育”并举、从知识为重到素养提升,我们每一位校长都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新时代国家教育深度变革期,真正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建设人民需要的现代学校,既是对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考验,也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在局党委正确领导下,我们戮力同心,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定能谱写出珲春教育发展新篇章!

                  (作者:珲春市第四中学校长)

IMGS5047.JPG


    

上一篇:八小│飞天逐梦 励志未来—学校社区结对共 下一篇: 为珲春教育发展奉献自己绵薄之力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