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为支撑 以融合促创新
- 珲春一小
- 2019-06-16 10:00
- 阅读 239
6月14日,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珲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协办、珲春市第一小学校承办的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系列现场结题观摩会暨“小学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会在珲春市第一小学校综合楼隆重召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省教科办主任周颖华、延边州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沈松哲、延边州教育学院副院长权文天、州教科所俞永虎主任、珲春市教育局局长金胜德、副局长金英学、基教科科长关伟东、各县市教科所和教师进修学校有关领导应邀莅临活动现场,来自17个延边州内外地区或县市教科所所长,中小学校校长、主管教科研中层领导以及学科骨干教师代表共计21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
珲春市教育科研所所长石东伍主持会议
会议由珲春市教育科研所所长石东伍主持,市教育局金英学副局长首先致欢迎辞。
珲春市教育局副局长金英学致欢迎辞
历经三年的实践研究,珲春一小在信息化教育与学科深度融合方面已经硕果累累。观摩会上珲春一小的郎艳坤、孙雪两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节别开生面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学科深度融合课例。
郎艳坤老师的语文课《草船借箭》
郎老师《草船借箭》一课根据学科和学生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总结并感受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课堂生动活泼。随后一小语文观察员团队针对郎老师的语文课做了课例观察和评课议课。
一小语文学科观察员团队课例观察与评课议课
孙雪老师的数学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使用了平板和智能慧写板教学,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数学课堂,彰显了信息化智慧课堂的魅力。新颖的课堂模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得到了听课领导和老师们的赞赏。推陈出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孙雪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小师生进行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展示分享
会上,一小四年三班班主任韩旭老师带领她的三名学生作了《绘七彩空间 建品质课堂》的课题组经验分享。他们结合学校、班级和个人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体验,特别是韩老师在讲述如何应用平台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备课和教学,努力实现高品质课堂,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典型案例分享引发了大家一致共鸣和新的思考,从他们的图文并茂的精彩讲解中感受到一小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举措的有力、有序、有效。
与会领导、来宾参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会议间隙,一小罗晖校长亲自陪同与会领导、来宾共同参观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大家“零距离”感受一小办学发展、办学特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学校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时时处处彰显出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主题创客作品使艺术和创新实践互相交织,美不胜收。
一小罗晖校长率科研团队代表进行现场答辩
一小罗晖校长作为课题负责人陈述了研究报告,她重点讲述了珲春一小在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中的具体研究思路和方法,回顾了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分享了学校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最新成果。罗校长表示珲春一小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将继续开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研究,使之浑然一体,从而创造出教育教学新生态。一小人今后会以更加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厚的本土意识,紧扣时代脉搏和未来发展趋势,借鉴成功经验,将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短期任务统筹思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融合创新与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罗晖校长作为学校课题负责人陈述研究报告
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为一小颁发结题证书
最后,珲春一小的科研团队代表顺利通过现场答辩,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为珲春一小颁发了结题证书。
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珲春一小通过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实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新发展,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道路上也一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珲春一小人将为打造珲春“高品质教育、高品位学校”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